游客
题文

智能温室无土栽培作物,易于管理,优质高产。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

(1)无土栽培所用营养液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______       _______和____             ____。植物因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应视具体情况调整______          ______。供作物__________性吸收无机盐离子。
(2)营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子浓度比根细胞内的低,植物仍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吸收。若栽培池内较长时间通气不畅,作物根部可能出现的症状是___________,其生理原因是_________                               _                               __。
(3)右上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此图表示的是植物
      (净或总)光合速率。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当E<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______            _____;当B<E<C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____            ___;当E>C时,可采取______     _____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____________光最有效。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浙江农科院陈锦清教授发现了油菜产油机制:光合作用产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有两条转变途径 (如图一),并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58%。

(1)你认为提高油产量的基本思路是
(2)图二是控制PEPcase酶II合成的基因,其中a链是转录链,陈教授及助手诱导该基因的b链也能转录,从而转录出双链mRNA。试问:
①控制PEPcase酶II合成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相比区别是
②PEPcase酶II和PEPcase酶I的本质区别是
③转录出的双链mRNA与图二基因的区别是
④为什么该基因转录出双链mRNA就能提高油菜产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白细胞介素-2是辅助性T细胞在抗原或有丝分裂因子刺激下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是一种多肽分子。它可以使T和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增加,活化体内杀伤细胞,具有很强的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还可以促使NK细胞产生干扰素,促进这些杀伤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用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培养方法获得的白细胞介素-2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
(1)除白细胞介索-2外,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还有_____________;白细胞介素-2主要参与的免疫是_____________。
(2)传统生产白细胞介素-2的方法是从人体血液的白细胞中提取,每300L血液中只能提取出lmg的白细胞介素-2,应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白细胞介素-2可以大幅度地增加产量。应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白细胞介素-2,首先要提取________,最终获得的是含有合成的细胞介素-2基因的“工程菌”。然后再通过______工程手段培养“工程菌”,使其生产出白细胞介素-2。

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巴里-马歇尔和J-沃伦摘取,他们两人在发现引发胃炎和胃溃疡病的幽门螺杆菌方面作出了的突出贡献。幽门螺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最为普遍的细菌,全世界约有一半的人口感染。
(1)请你推测幽门螺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2)为培养获得纯化的幽门螺杆菌,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那么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3)在生产和科研中,常选用处于期的幽门螺杆菌作为菌种或研究材料.因为此时的幽门螺杆菌,比较稳定。
(4)若研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培养,可采用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5)幽门螺杆菌在生态系统的成分属于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处理后,才能倒掉。

下图是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据图回答:


⑴这是 细胞,它是由 分化而来的。
⑵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填标号) 。抗体的分泌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并以[ ] 的形式转变。
⑶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 ] 提供的能量。
⑷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它能与 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该过程属于 免疫。
⑸若该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名称为 。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是

为了验证促进有丝分裂的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目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的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 ,该种分子所在细胞结构名称是
⑵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 ,原因是
⑶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期。
⑷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