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花,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1000m处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苗同时移栽于10m处。
(2)实验对照:生长于 m处的野菊。
(3)收集数据:第2年秋天测量株高,记录数据 。
(4)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度 。
假设二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度 。
假设三 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度
甲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乙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等。
(2)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乙,图中灰喜鹊和蜘蛛的关系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____开始的。
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问题。
(1)由图解可以判断出,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
(2)F2红果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黄果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其自交后代不会出现______现象。
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A处受到刺激时的电位是______,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是______的。
(2)当神经冲动通过②_____________传导到突触小体时,④就将递质释放到⑤,然后作用于⑥_______________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方向是______。
根据下面细胞分裂模式图回答问题。
(1)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______。
(2)图A表示细胞正处于______(什么分裂、什么时期),此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数依次是______(个)。
(3)B图所示的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细胞是______。
人们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科学实验中,得到如图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B点对应的温度是酶的________温度,此时酶的催化活性最高。
(2)由A点到B点,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的增高而_________,由B点到C点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增高而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