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首诗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有关(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B.金田起事有义名,江山半壁不前行 |
C.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 D.不信江南百万户,锄口只向陇头耕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企业内迁与战局发展直接相关 |
B.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迅速发展壮大 |
C.西南地区是中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 |
D.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因此发生改变 |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迫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A.军事准备不足 | B.政治经验短缺 |
C.思想理论肤浅 | D.经济基础薄弱 |
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
B.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 |
C.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
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
《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原价、本钱之意),然则商贾少……商贾少,则上不费粟。”这一法令出台的直接动机是
A.稳定物价 | B.严禁流通 |
C.抑制商贾 | D.提倡节俭 |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无法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
B.“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
C.“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
D.“蜀人利交子之轻便,一贯有卖一贯一百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