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他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B.为政以德 |
| C.人而不仁,如礼何? | D.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 )
| 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
| 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 |
| C.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 |
| D.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 |
英美两国有着特殊关系,共享基本价值观,几乎同文同宗,美国一向把英国视为亲密盟友和精神导师,但在下列国际事务中,英美态度存在突出冲突的是
| A.国际联盟领导权问题 | B.日本归还中国山东的问题 |
| C.限制德国海军军备问题 | D.德国赔款问题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一战的影响是
| A.引发了十月革命 | B.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
|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 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象从前一样的猖獗”。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受到阻碍 |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
| C.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 | D.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
该图片被认为最能代表一战的主要特征,如果要通过图片获取有效信息来概括一战主要特征,最恰当的是
| A.全球规模 | B.阵地消耗 | C.闪电突击 | D.运动对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