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当欧洲发生前两次解放思想运动时,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正在发生什么现象?
(4)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思想解放潮流?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总体来说,它(雅尔塔体系)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 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冷战中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和苏联之间从未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对抗,从而在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雅尔塔体系 在“控制战争”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将昔日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 “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
与此相反,有的学者对雅尔塔体系更多地持否定态度,认为战后地图主要由美苏绘制,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苏两大国的交易和对立的结果,因此认为战后世界的动荡和不宁都根源于这一体系 ……首先,它与战后国际危机相联系,由于美苏两国都想寻求世界霸权,因而形成多次危机。它与战后国际局部战争相联系,据粗略统计,在战后至今发生的20多场战争中,不仅美苏介入为其主要特点而且介入比例越来越高……由于美苏军事对峙主要在欧洲,双方不断进行核军备竞赛,造成欧洲乃至全世界面临核战争的威胁。所以冷战是雅尔塔体系的必然产物。
—摘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评材料关于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局势影响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5分)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原本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起源于古 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思想态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的第一次人文文化高嶂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尽管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人文文化,但其文化的发展也折射出了人文的真谛,反映了人性的本真要求,特别值得 称颂的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为中国以后的文化主流的发展注入了基本的精神和价值内核,而形成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的第二次人文文化高嶂――民国时期。中国于1915年起开始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学和新道德,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 非常伟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思想领域方面。民国思想界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思想斗争异常激烈和复杂,民主与科学逐渐深入人心,民族主义浪潮不断掀上高潮。民国时期,多种思想文化并存。
-一摘编自《春秋战国和民国时期是中国人文文化的两次鼎盛时期》
(1) 春秋时孔子的思想中既有人文精神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各举一例说明。
(2)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人文文化高峰背景的相似之处。
材料二:首先,让我们共同敬祝:全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让我们共同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林副统帅,永远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文革” 口号
(3)“文革” 口号是否符合人文精神?(l分)请说出你的理由。
材料三:习近平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 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习近平: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4)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执政理念进步的原因是什 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1942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材料二表明新中国成立之初与美国关系如何?反映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材料三 下图为中美贸易情况统计图(部分年份)

(3)根据材料三,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美贸易总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12年2月15日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某校九年级同学,以“向海洋进军”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出来。
(1)依据材料一,指出“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的原因。
材料二右图为《大国崛起》中插图

(2)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重要历史信息?(4分)
材料三 1987年邓小平吹响了进军海洋的号角……现在中国已经置身于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从开普敦到巴芬岛,到处都是忙碌着的中国人的身影。在上海的街头,你仿佛身处曼哈顿广场,中国拥有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拥有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因素?通过上述探究你得到了哪些认识?﹙8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奇这一讲话的历史背景。C6分)
(2)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和意图。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批驳上述观点。(9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