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26个教师节,安徽省教育厅在全省教师中开展学习模范教师的活动。回答下列各题。省教育厅要求全省教师学习模范教师以学生为本、恪尽职守的高度负责精神和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精神,并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自觉行动,这种精神必将激励我国人民以更大热情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这说明 ( )
①文化源于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③文化能够直接推动社会发展 ④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①④ |
学习模范教师,凭借着这种精神,使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不可为变为可为。这说明先进文化的建设能够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 ( )
①正确的方向保证 ②不竭的精神动力 ③强大的智力支持 ④巨大的精神力量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列观点摘自某班以“加强民族团结”为主题的黑板报,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②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
③民族团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今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西部地区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71%,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左右,十年来,西部地区已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1.74万亿元。民族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8.5%。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这表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
①完善区域自治,促进和谐稳定
②推动经济繁荣,实现跨越发展
③缩小民族差异,实现政治平等
④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中华民族的历史,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是繁荣昌盛的基础,和则两利,分则俱伤。这说明
A.必须十分珍惜和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
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内容非常广泛的自治权为核心内容 |
D.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要求我国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国庆期间,象征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团结柱”为天安门广场上新添了一道壮美的风景,柱子正面是代表民族的青年男女图像,背面是代表该民族特色的图腾及民族名称。下列关于民族团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
B.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
C.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
D.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
2009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新疆要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新疆要“抓团结稳定”的政治原因是:
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坚持民族团结稳定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③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④只有保持社会稳定,才能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