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北宋《萍州可谈》记录:舟师,夜晚观星,白昼观日,风雨冥晦,则观指南针。据此,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 B.指南针是主要的航海工具 |
C.指南针是航海的辅助工具 | D.指南针对当时航海起到重要作用 |
欧洲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评价某一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更好的政府。”下列与这一制度相关的是()
A.(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B.举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 |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董仲舒改造儒学,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写到“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以上材料反映了以下那个主张( )
A.大一统 | B.三纲五常 |
C.君权神授 |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下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 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 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 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 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经济区域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的根本原因是
A.两极政治格局解体 |
B.各国经济发展的统一性和排他性 |
C.联合国统筹全球经济职能的加强 |
D.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