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爱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他
| A.与文学革命的方向一致 |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
|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
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
| 年代 |
初等教育 |
中等教育 |
高等教育 |
|||
| 学校数 |
在校生数 |
学校数 |
在校生数 |
学校数 |
在校生数 |
|
| 1949年 |
34万 |
2 400万 |
5 219 |
127万 |
205 |
11.7万 |
| 2003年 |
49.13 万 |
1.25 亿 |
10.09 万 |
9 115.13 万 |
1 911 |
1 175.05 万 |
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②“211工程”的推动
③我国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④《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该时期最可能是在
| A.反右斗争扩大化中 | B.“文化大革命”中 |
| C.1958年“大跃进”中 |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均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
| B.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
| 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
| D.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 |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
|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
|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
| 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
孙中山曾有言:“兄弟曾听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由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
| A.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 |
| B.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主张的最早提出者和政治实践者 |
| C.实现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完美结合 |
| D.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完成了“光复”国家的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