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
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 |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
“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 )
A.尚书被中书取代 | 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 |
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割相权 |
西汉初年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差异在( )
A.中央机构 | B.地方制度 | C.皇帝权力 | D.根本目的 |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 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
在公元前213年的一天,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的途中,马匹受惊踩死了一位农家小孩子后扬长而去,为此这位小孩子的父母想告这位官吏。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小孩的父母应该( )
A.找御史大夫 | B.直接找皇帝 |
C.找丞相 | D.找这位官吏的上一级 |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