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发动机。统计显示,四国目前所占全球经济份额上升至21.4%。有组织预计,2009年四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达到70%,2040年四国经济规模可能会超过七国集团。上述事实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B.南北发展不平衡仍是全球最突出的问题 |
C.世界政治格局正逐步向多级化演进 | D.金砖四国为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了贡献 |
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6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假定2012年甲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比2011年增加20%,货币流通速度由年平均5次降低为4次。如果该国纸币的发行量没有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上年售价120元的商品现在的售价为
A.80元 | B.120元 | C.180元 | D.100元 |
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此时
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 B.处于买方市场 |
C.处于卖方市场 | D.雨伞的价值上升 |
下图(人民币元/100美元)表明
①A点到B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②B点到C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③ A点到B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④ B点到C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十八世纪,亚当。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生产一枚扣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这家工厂由10个工人分别承担1-2道工序,每天共生产48000枚扣针,平均每人生产4800枚。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部工序,那么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连20枚扣针也生产不出来。这说明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
A.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B.减少单位劳动时间的商品产量 |
C.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
D.减少商品的个别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