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岩石圈是指 (     )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慢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的结构(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图”,回答问题。

甲、乙、丙、丁四种能源分别是指

A.石油、煤、水电、天然气
B.煤、石油、水电、天然气
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
D.煤、天然气、石油、水电

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
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乙、b B.丁、c
C.乙、d D.丙、d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多高能耗、高产出的工业
C.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较低
D.工业布局不合理

该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

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地表起伏增大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土壤质地变差 D.植被条件变差

读“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A.国际经济背景 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 D.侨乡优势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回答问题。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图6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问题:

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针对图示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该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R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