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GPS手持机界面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此时,持有GPS手持机者所在地形区为:
A.江汉平原 | B.鄱阳湖平原 | C.华北平原 | D.两广丘陵 |
如果此日全球昼夜平分,那么此地离日落还约有:
A.56分钟 | B.1小时 | C.1小时17分钟 | D.1小时12分钟 |
图1是“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
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 B.反气旋 | C.暖锋 | D.气旋 |
关于下图中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南半球的信风带 | B.②是北半球的信风带 |
C.③是南半球的西风带 | D.④是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
![]() |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中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回答1-2题。
1.关于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过程称为工业化 B.在此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C.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减少 D.此过程中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关于图示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城市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B.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水资源质量下降
C.城市工业废渣有利于改善城市土地质量
D.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我国最适宜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为16亿人,则16亿人口的含义是
A.人口合理容量 |
B.环境人口容量 |
C.最适宜人口数量 |
D.维持最高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处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低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