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内,一个信使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其好处主要是
A.形成多种蛋白质 | B.提高形成蛋白质的速度 |
C.减少形成蛋白质时发生的差错 | D.提高核糖体![]() |
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据图选择不正确说法
A.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4种DNA片段。 |
B.图中②表示 HindⅢ与BamHⅠ酶切、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2种重组质粒;如果换用Bst l与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1种重组质粒 |
C.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是借助大肠杆菌代谢快易增殖的特点,令目的基因在其内高效、快速地表达 |
D.目的基因最终导入植物体借助了土壤农杆菌侵入宿主细胞的途径 |
右图示意一个植物群落,不同的树轮廓表示不同的树种,每个树轮廓分别代表10个个体。现对该植物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随机取样、样方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大是调查结果可靠的基本保证 |
B.树木A与B的差异属于遗传多样性,主要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引起 |
C.树木D与G之间的差异属于物种多样性,它们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
D.ABC所示的植物种群,上部叶片稠密而下部叶片稀疏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 |
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反射实验中,破坏左右后肢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中的某两处,再刺激右后肢,结果左后肢收缩,右后肢不收缩。下列判断肯定正确的是
A.右后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结构均被破坏 |
B.左后肢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结构均完整 |
C.右后肢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结构均完整 |
D.若刺激左后肢,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 |
下图表示的是HIV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HIV病毒与人体T细胞数量变化的趋势,据图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T细胞的多少与HIV病毒浓度大体呈反比关系,可初步判断HIV病毒可侵染T细胞 |
B.HIV病毒刚侵入人体后浓度下降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了绝大多数的HIV病毒 |
C.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之一是因为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是因为T细胞被攻击后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 |
D.由于HIV病毒的遗传物质RNA的稳定性低易突变,HIV病毒在第二年以后浓度上升是因为病毒产生了抗性突变 |
经检测,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O576N468S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最可能是
A.脂肪和蛋白质 | B.乳糖和蛋白质 | C.蔗糖和蛋白质 | D.乳糖和核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