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闭容器中有以下四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 | 14 |
36 |
20 |
11 |
反应后质量/ | 25 |
20 |
16 |
待测 |
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乙一定是氧化物
待测值是20
反应生成的甲、丁质量之比是l:1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塞瓶塞。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的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及结论正确的是
A.取样,在溶液中滴入2~3滴稀盐酸,如果没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未变质 |
B.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如溶液呈红色,则溶液未变质 |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未完全变质 |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未完全变质 |
往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金属的种类和滤液中溶质的种类不可能的组合是
A.1种, 2种 | B.2种,1种 | C.3种,1种 | D.3种,2种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CO) |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 |
B |
Cu(CuO)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C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
D |
ZnSO4溶液(FeSO4) |
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 |
下列离子能在pH为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SO42—、OH— | B.Cl—、Na+、CO32— |
C.Na+、C1-、SO42- | D.Ag+、NO3-、C1- |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的溶液中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
C.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