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 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
通过对《多彩的光》的学习,以下物理现象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当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虚像 |
B.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 |
C.物体通过平面镜可以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
D.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 |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
C.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值也为零 |
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5℃ |
B.成年人的步长大约为50cm |
C.功率为100W白炽灯正常工作1小时大约消耗0.1度电 |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g |
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s内的平均速度是()
A.150m/s |
B.15m/s |
C.1.5m/s |
D.0.15m/s |
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正确的是()
A.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
B.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
C.首先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牛顿 |
D.首先测定了热和机械功之间当量关系的科学家是焦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