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1952年Lederbeg夫妇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法实验。影印培养法的基本过程是:把长有菌落的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平板)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把此平板上的菌落“真实地”一一接种到不同的其他平板上。下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研究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的实验。
①首先将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稀释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平板1上,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位置相同的那几个菌落。
③将平板2上与平板3上位置相同的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稀释涂布在平板5上。
④并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链霉素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3号、7号、11号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 ,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了: 。
(3)你认为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
(4)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8分)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图是(植物或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的正确顺序是(用图中字母表示)B→→→D。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期的细胞简图。
(3)A图中染色体数目为。
(4) 图B表示细胞分裂期。图C表示细胞分裂期。
(5)着丝点一分为二的时期是
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b、c、f表示的结构分别是___ _、__ __、__ __.
(2)乙图是甲图中____ 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是由、、构成,乙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为A____B(填箭头)。兴奋在A 、B间传递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
(3)神经纤维e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 _____。当神经纤维的e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_____ _____,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_______ ___,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
(1) 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正、负或零)电位。
(2)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透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______向内扩散更容易。
(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离子的分布情况是____________。
(4)下图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以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5)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 ( )
A.K+经主动转运出膜外B.Na+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C.K+经被动转运入膜内 D.Na+经被动转运入膜内
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下图)。其中第2号和第4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请据图回答:
(1)选择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选择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装置④中的蚕豆幼苗的茎尖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将④的幼苗放在匀速旋转器上,茎尖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家系中白化病情况的图解(以A,a表示有关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属于(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2)Ⅰ1的基因型是。
(3)如果Ⅰ1和Ⅰ2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4)Ⅱ3可能的基因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