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所讲的话:“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反映出古希腊
A.有着统一的民主法律制度 |
B.各城邦都实行民主自由制度 |
C.所有希腊人都是自由的 |
D.公民尊崇各自城邦的法律 |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
下图为《三教图》。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 |
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 |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B.“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 |
C.说明早期儒家已经有“天人感应”思想 |
D.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