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这反映出

A.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 B.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
C.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 D.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完成革命任务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下表摘编自E·罗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一一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一书。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斯塔福特郡的矿口女工的周工资表

年龄
工资
12—13岁
4先令一4先令6便士
13—14岁
4先令6便士一5先令
14—15岁
5先令一6先令6便士
15—16岁
6先令一7先令6便士

A.女童工在纺织业中大量使用
B.女工的工资比男工要低得多
C.妇女独立意识增强,主动离开家庭走进工厂
D.早期工业时代缺乏人文关怀

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B.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
C.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 D.作者主张重农抑商

《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