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S1、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λ,它们在介质中产生干涉现象,S1、S2在空间共形成6个振动减弱的区域(图中实线处),P是振动减弱区域中的一点,从图中可看出( )
A.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1.5λ |
B.两波源之间的距离一定在2.5个波长到3.5个波长之间 |
C.P点此时刻振动最弱,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强 |
D.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也一定传到P点 |
在如图13所示的电路中,S1和S2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相当大的线圈,其直流电阻值与R相等.在电键S接通和断开时,灯泡S1和S2的亮暗顺序是( )
图13
A.接通时,S1先达到最亮,断开时,S1后暗 |
B.接通时,S2先达到最亮,断开时,S2后暗 |
C.接通时,S1先达到最亮,断开时,S1先暗 |
D.接通时,S2先达到最亮,断开时,S2先暗 |
如图14所示,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闭合线圈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用力将线圈分别以v1、v2匀速拉出磁场,比较两个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v1>v2,通过线圈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1>q2 ②若v1<v2,拉力的冲量I1<I2 ③若v1<v2,拉力的功率P1<P2 ④若v1>v2,产生的热量Q1>Q2
图14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如图13甲所示,竖直放置的螺线管与导线abcd构成回路,导线所围区域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变化的匀强磁场,螺线管下方水平桌面上有一导体圆环.导线abcd所围区域内磁感应强度按图13乙中哪一图线所表示的方式随时间变化时,导体圆环将受到向上的磁场作用力( )
图13
如图11所示,竖直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的固定光滑长直导轨,自身的电阻不计.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0.5" T.两导体棒ab、cd的长均和导轨宽度相同,为l="0.2" m,电阻均为r="0.1" Ω,重力均为G="0.1" N,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现用竖直向上的推力F推ab,使它匀速上升,此时观察到cd处于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
A.ab受到的推力F大小为0.1 N |
B.2 s内回路中产生的电能为0.2 J |
C.2 s内cd上产生的电热为0.4 J |
D.ab上升的速度为2 m/s |
如图10所示,一正方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沿着OO′观察,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匝数为n,边长为l,电阻为R,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当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 )
图10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 |
B.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nBl2ωR |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 |
D.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