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斜面上除了AB段粗糙外,其余部分均是光滑的,小物体与AB段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今使该物体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A点时的速度与经过C点时的速度相等,已知AB=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AB段与BC段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
B.物体在AB段与BC段的运动时间相等 |
C.重力在这两段中所做的功相等 |
D.物体在AB段与BC段的动量变化相等 |
以下是有关波动和相对论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有()
A.光速不变原理是: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
B.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则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交替变化 |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
D.夜视仪器能在较冷的背景上探测出较热物体的红外辐射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km以内、里氏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海啸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500到600km,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达到500到650km。根据以上信息和学过的物理知识,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啸波是电磁波 |
B.海啸波波长最大可达650km |
C.海啸是将震源中心的海水推到了日本本土而引起的 |
D.海啸波的最小周期约为50min |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物块A、B叠放在一起,若它们共同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则()
A.A、B间无摩擦力
B.A、B间有摩擦力,且A对B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C.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α
D.B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
如图所示的水平传送带静止时,一个小物块A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传送带左端冲上传送带,然后从传送带右湍以一个较小的速度v滑出传送带;若传送带在皮带轮带动下运动时,A物块仍相同的水平速度冲上传送带,且传送带的速度小于A的初速度,则( )
A.若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A物块仍以速度v离开传动带 |
B.若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A物块不可能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
C.若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A物块离开传送带的速度仍可能为v |
D.若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A物块离开传送带右端的速度一定大于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