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
A 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 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C 完全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 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1922年农民契可夫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的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是
A.增加税额 | B.处以罚款 |
C.限量交易 | D.放任自由 |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施余粮收集制 |
B.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
C.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D.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
俄国十月革命后,参与武装干涉俄国的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有
①英②法③美④日⑤德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③④⑤ |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销毁商品,这一矛盾现象
①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②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③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④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直接引起的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