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的形成属于史学研究的
年代 |
商办 |
外国人办 |
||||||||
设厂数 |
资本 (千元) |
资本所 占比重 |
设厂数 |
资本 (千元) |
资本所 占比重 |
|||||
第一时期1872~1894 |
53 |
4687 |
9.6% |
103 |
28000 |
57.3% |
||||
第二时期1895~1913 |
463 |
90810 |
41% |
136 |
103153 |
46%
|
1942年5月前后,日商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 |
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
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 |
该图反映的是美国1899年至1937年的工业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 B.参加![]() |
C.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 D.拥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很少 |
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磅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000磅;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这最能体现出
A.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 | B.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 |
C.工业革命引发阶段关系的变动 | 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关注,学生以此为题搜集到史料“(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
“二战”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结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 |
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 |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