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
| B.把水加入到浓硫酸中来配置稀硫酸 |
| C.金属Na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
| D.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
|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
| 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
|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
|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
| D.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
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A.配制0.10mol/L NaOH溶液 |
B.除去CO中的CO2 |
C.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
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
![]() |
![]() |
![]() |
![]() |
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金属铜 |
| B.Y不可能是氢气 |
| C.Z可能是氯化钠 |
| D.Z可能是三氧化硫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 A |
称取2.0gNaOH固体 |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
| B |
配制FeCl3溶液 |
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 |
|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 |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
| D |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