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们在集市上买东西,总是讨价还价。商品的卖者总是抬高价格,买者总是压低价格,最后成交价格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这种现象表明市场价格的形成

A.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B.具有偶然性,商品价格未必反映价值
C.取决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D.取决于市场竞争激烈的程度

市场能较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说到底是

A.市场竞争的作用 B.通过价值规律发挥作用
C.价格与供求之间相互作用 D.价格较好地反映价值的变化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价格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3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约等于原来元的购买力。在这个时间段,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0.85物价上涨 B.1.18投资减少
C 0.78投资增加 D.1.29物价持续下跌

假定某国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00元。如果生产者甲、乙生产一件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分别为1小时和4小时,那么,在一个8小时的工作日内,甲和乙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差额分别为()

A.6 300元 600元 B.6 0 元 0元
C.6 0元 600元 D.6 300元 0元

2011年1月11日,《人民日报》社会版联合人民网要闻部,推出“买房,你够理性吗?”网上问卷调查。调查中所说的“租房”()
①不变更房屋的所有权,只是获得房屋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②是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的行为
③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体现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去年一斤6毛,现在一斤8分,新发地农贸市场的大白菜价格坐了过山车”。这则消息里所说的6毛和8分

A.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白菜价值的货币表现
B.充当了商品交换的等价物,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
C.反映了白菜价格的波动,传递着市场的供求信息
D.反映了白菜的供求状况,说明白菜处于卖方市场

今年国庆期间,小黄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2680元/人的云南五日游,小黄在腾冲的地摊上花50元买了几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父母则在云南商场用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8000元的玉镯。在这里涉及到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