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6项分类中合理的有几项 (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⑥根据分散剂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A.1项 | B.2项 | C.3项 | D.4项 |
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Pt为电极,且互相串联,甲池盛有AgNO3溶液,乙池中盛有一定量的某盐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中电极质量增加2.16 g,乙池中电极上析出0.24 g 金属,则乙池中溶质可能是
A.CuSO4 | B.MgSO4 | C.Al(NO3)3 | D.Na2SO4 |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 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
如图所示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 |
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Q2>2Q1 |
反应mA(s)+nB(g)pC(g) ΔH<0,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A.n>p |
B.x点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
C.x点比y点时的反应速率慢 |
D.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
对于可逆反应:2M(g)+N(g)2P(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