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2.5g CuSO4·5H2O溶解在97.5g 水中 |
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CuSO4溶液 |
B |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
C |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D |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 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A. | ↑ |
B. | |
C. | |
D. |
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 。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 ,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A. | 3种 | B. | 4种 | C. | 5种 | D. | 6种 |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元素丙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 |
B. | 甲与丁形成的分子中由非极性分子 |
C. | 简单离子半径:丁 > 乙 > 丙 |
D. | 甲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均有氧化性 |
一般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
A. |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B. | 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的大小 |
C. | 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稳定性的高低 |
D. | 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 |
B. | 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 |
C. | 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
D. | 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