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座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于1999年在连云港破土动工,第一期工程的两套机组于2005年建成投产。下表是世界主要核电利用国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国家 |
美国 |
法国 |
日本 |
德国 |
俄罗斯 |
乌克兰 |
英国 |
瑞典 |
加拿大 |
韩国 |
中国 |
| 核发电量比例(%) |
22.5 |
76.1 |
33.4 |
29. 4 |
11.8 |
37.8 |
25 |
46.6 |
17.3 |
36.1 |
1.2 |
| 核电机组数 |
109 |
56 |
51 |
20 |
29 |
16 |
35 |
12 |
21 |
11 |
3 |
| 核发电量 |
98784 |
58493 |
39893 |
22017 |
19843 |
13629 |
12908 |
10002 |
14907 |
9120 |
2167 |
从表中可以看出,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是( )
| A.美国 | B.法国 | C.瑞典 | D.乌克兰 |
我国在连云港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
| A.临海运输便利 | B.该地区核原料丰富 |
| C.该地区能源需求量大 | D.该地区人口稀少 |
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森林破坏 | B.土地荒漠化 |
| C.水土流失 | D.地面沉降 |
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
| A.河流水量更大 |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
|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
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 A.砖瓦厂 | B.钢铁厂 | C.玻璃厂 | D.化工厂 |
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A.减弱噪声 | B.减少酸雨 |
| C.保持水土 | D.绿化环境 |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产值增长图”,回答20~23题。
在阶段Ⅰ中,珠三角的主导产业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 | B.资金密集型产业 |
| C.技术密集型产业 | D.资源密集型产业 |
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农村劳动力过剩 | B.受港澳台经济辐射 |
| C.工业化迅速发展 | D.华侨、港澳同胞的促进作用 |
改善广州城市生态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①将深山中的大树移植进城市
②合理规划城市各种功能区的相对位置
③建设大型娱乐场所
④建设公园、森林、绿地等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21世纪,为减轻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珠江三角洲比重将增加的能源是
①石油②天然气③水电④核电⑤煤电
| A.①③④ | B.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18~19题。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较多,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 A.①④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 A.①④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