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十一五”期间我国部分省区产业发展规划表,判断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区分别是
省区 |
产业发展主要规划 |
||||
① |
建设全国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发展石油化工和玉米化工新型化工产业基地、构筑具有国内外品牌优势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
||||
② |
成为以光电子信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汽车、钢铁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粮油、淡水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 |
||||
③ |
着力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适应发展现代制造业 |
||||
④ |
重点培育石油天然气、纺织及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矿业勘探开发、特色旅游产业等支柱产业
|
等潜水位线是地下潜水位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读我国某地某月的等潜水位线示意图,回答5~6题。图中①一④水井中,水量最充足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地水井水量最丰富的时间是
A.1月 | B.7月 | C.3月 | D.11月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年际变化与东部地区降水的变化密切相关,我国锋面带的位置大约在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约5°C~8°,下图为近几十年来7~8月西太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所在纬度位置波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的地区
A.高温多雨 | B.炎热干燥 |
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 D.气旋活动频繁 |
1989年7~8月份,我国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降水情况是
A.华北地区降水偏多,长江流域降水偏少 | B.华北地区降水偏少,长江流域降水偏多 |
C.两地区降水都偏多 | D.两地区降水都偏少 |
读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
该经线可能是
A.30°E | B.120°E | C.100°W | D.60°W |
读图,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完成10~11题。对图中地理现象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此时地方时为19时 |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暖流 |
C.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 D.甲地盛行西北风 |
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半球海、陆月均温为一年中最高 |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
C.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 D.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从71°E、21°N开始,156°W、13°S结束,全食持续时间最长位置:24.2°N,144.1°E,食甚时间:2009年7月22日02时35分21秒(世界时),太阳高度:86°,月球本影路径宽度: 258千米(偏食带的范围约跨纬度60°),日全食持续时间:06分钟38.8秒。读图及上述材料回答8~9题。全食持续时间最长位置()
A.食甚时当地时间为10时35分21秒 | B.太阳位于该地东南天空 |
C.位于台湾岛以东太平洋上 | D.月相为望,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
下面①至④四个岛屿中()
A.只有②岛能看到日全食 | B.③④岛能看到日偏食 |
C.②③岛西岸适合建港口 | D.都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