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经线圈上部分地区纬度与太阳高度关系图,其中X为90°。据图回答下列各题。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4:00,则Y的经度为
A.90°E | B.150°E | C.90°W | D.150°W |
若Y点在赤道上,则下列所描述的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正值我国“雪龙”号南极考察季节 |
B.华北地区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
C.“黄梅时节家家雨” |
D.天山四季牧场上牲畜所处海拔最高 |
若不知X的值,且M点在赤道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两点之间的经度差为180° | B.Y点可能为极点 |
C.X的最大值为66.5° | D.此日可能昼夜平分 |
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山由火山口与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
B.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 |
C.火山锥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大 |
D.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 |
读某山岳景观示意图,完成问题。形成图示山岳景观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冰川侵蚀作用 | B.流水溶蚀作用 | C.风力侵蚀作用 | D.流水沉积作用 |
该山岳景观所分布的我国高原地区具有的特征是()
A.地表形态千沟万壑 | B.地表崎岖不平,森林覆盖率高 |
C.降水较丰富,地表水较丰富 | D.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
下列高原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是( )
A.黄土高原 | B.哥伦比亚高原 | C.青藏高原 | D.云贵高原 |
如图为一典型褶曲剖面,读图回答问题。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
图示山岭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
根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是( )
A.背斜 | B.断块山 | C.向斜 | D.风蚀丘陵 |
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褶皱作用 | B.断裂作用 | C.风化与风蚀作用 | D.流水侵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