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材料说明
①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②康有为认为立宪可避免流血
③章太炎主张革命 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③④ |
1954年第1期的《人民画报》,与图片有关的运动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D.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专题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
| 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
|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
| 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
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据统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当时
| A.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
| B.自然经济并没有受到冲击 |
| C.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已十分强大 |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
| 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