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能成功转入植物细胞,并将质粒上的一部分外源DNA整合到植物的DNA中。 下图表示利用质粒进行转化获得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 ,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 和 。
(2)过程②需要通过 使质粒与目的基因切口黏合。
(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 。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II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I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除草剂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 。
(4)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为序列,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
(5)过程③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6)为了检测通过④过程获得的幼苗是否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
(8)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6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Ⅱ、Ⅲ、Ⅵ绘出了用于区分其他种生物的标志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与Ⅵ比较,其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Ⅰ、Ⅱ、Ⅲ共同具有的无膜细胞器所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所示细胞所含有的核苷酸中,含有A、G、C、U的核苷酸共有________种,由该种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哪一类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与Ⅱ相比较,结构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是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⑥是____________的场所,②、⑥内都有广阔的生物膜支撑其代谢所需,②、⑥内部扩大膜面积的区别是
(5分)下图1为细胞的放大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及其去向,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图2表示胰岛素对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调节,其中细胞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GLUT4,胰岛素可以加快⑨过程。据图回答:
(1)利用磷脂酶处理,功能受到影响的细胞器不包括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遗传物质存在的场所包括___________ (填序号)。结构①中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⑧⑨过程能调节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的数量,该过程的完成直接依赖于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II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水平正常,但靶细胞吸收葡萄糖能力下降,从图2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Ⅰ在植物体内主要是,在动物体内主
要是
(2)图中Z是,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现有P若干个,在合成含有3条链的IV的过程中,共产生200个水分子,则P的数目为个。
(4)IV在细胞内的合成受Ⅰ、II、III中的(填写所选序号代表物质的中文名称)控制,IV一定含有的元素有。
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清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所示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图中③、⑤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分别是、,
(3)过程④通常用②做受体细胞的原因是。
(4)图示治病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
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报告
①材料用具:乳熟期的温室盆栽,1mmol/L 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株型、长势、叶片均一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 、 _喷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③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 。
(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µmol/L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mol/LNaHSO3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在答卷的指定位置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000µmol•m-2•s-1)。(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