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此处所说的“这个时候”应当是(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
C.20世纪40~5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陕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蒋介石的失败是必然的,这是“天意” |
B.“民意”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
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
D.中共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础,“得人心者得天下” |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扭转战争态势的关键举措是()
A.撤离延安 |
B.挺进中原 |
C.进行三大战役 |
D.发动渡江战役 |
下列诗词中,符合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描述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D.“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人民解放军开始实施战略反攻的背景是()
A.解放军歼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 |
B.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 |
C.解放军人数超过敌军人数 |
D.东北地区全境获得解放 |
在一张历史照片上,人们可以看到蒋介石及其高级将领在他的嫡系胡宗南的陪同下,得意地站在延安的窑洞前,手持手杖,一身威武的戎装。请判断这张照片摄于()
A.1945年 | B.1946年 |
C.1947年 | D.194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