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仪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每个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准确的秤,这是和那些对他有戒备的人们交易使用的。”对此段话论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斯鸠以偏概全
B.18世纪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有负面形象
C.孟德斯鸠所述中国的事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
D.孟德斯鸠的论述为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提供依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是在(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毛泽东探索出的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农民起义夺取政权
C.通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夺权
D.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路

1927年9月,毛泽东创作了《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创作时毛泽东已(  )

A.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D.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毛泽东离开韶山时,曾抄写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诗以言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毛泽东抄写这首诗表现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
B.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到新式学堂学习
C.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更多地接触各阶层人民,了解社会
D.在离开韶山之前,毛泽东曾接受过近代科学知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