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
刘知几《史通》卷四《序例》云:“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无法,则上下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 刘知几强调的是
A.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 | B.历史事实具有可知性 |
C.著史方法需有科学性 | D.著史方法需有艺术性 |
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提出“先工业现代化,后农业现代化;优先发展出口工业;重点支持大型企业。”这反映了韩国
A.单一发展外向型经济 | B.实行五年计划 |
C.适时调整经济发展结构 | D.实施“不均衡增长” |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作者认为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产品的相对过剩 | B.工人运动的兴起 |
C.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 | D.经济结构不合理 |
图为历史上某一时期《时代周刊》封面,封面照片最早应拍摄于
A.抗日战争时期 |
B.过渡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以后 |
一位中国诗人以“时间开始了”作为一组长篇诗歌的标题,表达对1949年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感触。该事件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 B.祖国大陆完全解放 |
C.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式诞生 | D.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