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
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根据诗中的描述,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它在诗中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前两句,诗人以饱墨浓彩的文笔,描绘了一幅优美怡人的风景画,画中分别有、、和四个意象。在描绘这些意象的过程中,诗人突出了它们的;从“逾”和“欲”这两个字可以看出,为描绘这个画面作者采用了的手法。
2.结合整首诗,分析第三句在全诗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这首诗作于杜甫入蜀以后,从第四句中的“归”可以看出,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分析作者为表达这种感情所采用的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乙寒食寄京师诸弟
王维韦应物
独在异乡为异客,雨中禁火空斋冷,
每逢佳节倍思亲。江上流莺独坐听。
遥知兄弟登高处,把酒看花想诸弟,
遍插茱萸少一人。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杜陵原是汉室帝王陵墓所在,唐代
成为长安附近游乐之所。
1.甲诗所写为节,作者对平日无时不在的思念亲人之情通过一个字体现。乙诗所写为春季,由诗中所写的点出,第一二句写景、写时、写地、写心情,并以一个字突现。
2.两首诗的三四句写对“兄弟(诸弟)”的思念之情,手法有相似之处,试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过贾谊宅①
刘长卿
三年谪官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心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贾谊(前200~前168)汉文帝时被召为博士。一年后,因为权贵中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渡湘水时,用“骚体”做《吊屈原赋》,以自喻政治上的不得志。
1.诗人经常运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此诗中作者借以寄情的典型景物有。
2.诗中涉及到贾谊所写的《吊屈原赋》的语句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主要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1.第一句,诗人运用了的修辞方法,描写了的美好形象。
2.后两句提供了让读者想象的余地,请加以说明。
3.诗歌的后两句化用了《琵琶行》的诗句:,。,。
读下面唐诗,完成1-3题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首联气势雄伟,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象,这些意象构成的画面说明了什么?
2.古人分别都要抒写“黯然消魂”的情感,而本诗哪几句摆脱了这样的俗套?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分别之情?
本诗文情跌宕,试从修辞格的运用和感情两方面作一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