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
项羽本纪(节选)
【西汉】司马迁
于是项王乃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释】①舣:使船靠岸。 ②籍:项羽的字。 ③赐:赠。 ④面之:指吕马童转过脸来,面对项王。⑤吾为若德:我送你个人情。意为让你得我的头,好去讨封赏。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谓项王曰   (             )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
(3)顾见汉骑司马(             )      (4)若非故人乎       (             )
用“/”给下句划分停顿(停一处)(2分)
尝一日行千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文中看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如何评价项羽自刎乌江的做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一)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②,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之子也。令仪曰:“汝素厚,何苦为盗耶?”曰:“迫于贫耳!”令仪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度荒。”如其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天明时负归。”盗大惭,卒为良民。
(二)
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③不能禽④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龚遂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龚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⑤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⑥,盗贼亦皆罢。
[注] ①市井:原指做买卖的地方,后用来称商人。 ②忤物:与人不合,触犯人。③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 ④禽: 通擒,擒获⑤钩:镰刀。 ⑥翕然:一下子平静下来。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去,复呼之(既然) B.夜十千以归(背)
C.丞相、御史龚遂可用 (推举) D.持者乃为盗贼(武器)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诸子擒隐逸者也
B.持兵者为盗贼不知有汉
C.上选能治后遂无问津
D.郡中翕黄发垂髫,并怡自乐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汝素厚,何苦为盗耶?
②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龚遂皆遣还。
于令仪和龚遂对待盗贼有异有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贫:缺少财物,贫困。悴:忧,忧愁。②依:寄居。③睢(suī)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④笃:严重。⑤封志:封存并加标志。⑥内:同“纳”,放入。⑦而:你。⑧俾:使。⑨成立:长大。⑩封识:即标志。宛然:依然如故。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术者病笃()②使人呼文正而告曰()
③吾炼水银为白金()④不以付()
与所给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

A.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B.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即 以 其 方 与 所 成 白 金 一 斤 封 志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小题1范仲淹死后,后人在祭文中称誉他“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读了本文,你觉得范仲淹身上哪些品质值得后人垂范?

阅读《三人成虎》一文,完成题目。
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恭:魏国大臣。质:做人质。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③去:距离。④议臣者:议论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⑤愿:希望。⑥谗言:坏话。⑦竟不得见: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竟:最终。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王之乎()②愿王之()
③庞恭从邯郸()④后太子质()
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
C.观之正浓(《幼时记趣》) D.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夫市之无虎也明矣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⑵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你从“三人成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次非斩蛟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 。”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还涉江:同“返” B.余爱焉:疑问词
C.杀之而上船: 再,又 D.舟中之人皆活:发现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1)有两蛟夹绕(2)此江中腐肉朽骨也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
(2)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的道理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欧阳文忠讥唐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半夜非钟鸣时,疑诗人偶闻此耳。”且云:“渠过姑苏,宿一寺,夜半闻钟。因问寺僧,皆曰:‘分夜钟,曷足怪乎?’寻闻他寺皆,始知半夜钟惟姑苏有之。”予考唐诗,知欧公所讥,乃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然唐时诗人皇甫冉有《秋夜宿严维宅涛》云:“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且维所居正在会稽,而会稽钟声亦鸣于半夜,乃知张继诗不为误,欧公不察
(选自宋朝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有改动)
【注释】①欧阳文忠:欧阳修。②渠:你。③分:半。④考:考察,研求。⑤维:即严维。⑤察:考核,调查。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且 维 所 居 正 在 会 稽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1)云( ) (2)尝( )(3)然()
说说“半夜非钟鸣时,疑诗人偶闻此耳”的意思。(2分)
欧阳修为何要讥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2分)
作者(予)认为欧阳修的观点对不对?理由是什么?(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