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 (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由中央新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谈到:“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由于“人家封锁”给我们带来了困难 |
B.我们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而导致困难 |
C.“人家封锁”和我们“闭关自守”都是错的 |
D.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 |
2001年9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会议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我们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台湾情况不同,我们仍将按照同一方针,争取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这个“不同”是指( )
A.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港澳问题属于外交、主权问题 |
B.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后,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而香港和澳门不行 |
C.解决台湾问题有战争的可能 |
D.台湾的文化传统和港澳不一样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 B.亚非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日内瓦会议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丽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 B.香港、澳门回归 |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