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成为实验的变量 |
|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以确保单一变量 |
|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不一定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
已知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m,A+T/G+C=n,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整个DNA分子中A+G/T+C=m |
| B.由该DNA分子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中A+U/G+C=1/n |
| C.若该DNA分子中共有a个核苷酸,则连续复制4次共需要(n×a/n+1)×(24-1) 个腺嘌呤 |
| D.若该DNA分子中共有a个核苷酸,则其中含有n×a/(2n+2)个腺嘌呤 |
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
| A.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 |
| B.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
| C.线粒体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 |
| D.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 |
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抗菌药物 |
青霉素 |
环丙沙星 |
红霉素 |
利福平 |
| 抗菌机理 |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抑制细菌DNA解旋酶(可促进DNA螺旋化)的活性 |
能与核糖体结合并阻止了其与RNA结合, |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

A.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B.利福平和环丙沙星能抑制DNA的复制
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过程
已知某DNA分子有a对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 A.15×(a-m) | B.2×(a-m) | C.3×(a-m) | D.4×(2a-m)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