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普及,信息公开和流通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想。一些局限于一时一地某几个人的私人事件,一旦触网,会很快受到网民的注意和讨论,进入公共领域。在互联网时代,公职人员和公共机构的言行举止,往往会被放大到众目睽睽的聚光灯下。下面对公职人员陷于“网络门”认识正确的是:
①互联网的出现为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提供了条件
②在法治社会,公民的隐私受法律保护,“网络门”现象的出现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③政府官员代表人民行使公共权力,他们的一言一行、道德品质包括私生活,都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应该受到监督
④对陷于“网络门”的公职人员一律给予法律制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
“人定胜天”思想
A是正确的,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B是错误的,它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C是不科学的,它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而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D是正确的,它承认人有主观能动性
“杞人忧天”错在
A否认世界的物质性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D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我们之所以要“尽力而为”是(1)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的需要(2)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的需要(3)运用规律和条件改造世界的需要(4)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需要
A(1)(2)(3) B(1)(3)(4) C(2)(3)(4) D(1)(2)(4)
“尽力而为”符合下列哲理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D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