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材料和淮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²,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区。
材料二:据调查测定,淮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粒径小于0.5mm,一场暴雨过后,土壤中粒径1.2mm的沙砾增加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19.5~36.4%。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丘区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公斤,现在为了维持产量每公顷施用五百公斤左右。
材料三: 淮河流域水系图
 
(1)据图说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分析M地形成降水峰值中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淮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土壤和水文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从上、下游和南、北两岸角度比较淮河水系的特点。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图甲)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图乙)

材料二:杏花村(图甲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2)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

下图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描述图所示区域积温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点,并简析原因。
(2)简述歌谣所反映的西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剖面图延伸的方向是方向。图中的省会城市是
(2)积温值A地高于D地的原因是
(3)B、D两地相比,D地距离海洋较远,但降水却比B地多约35%,原因是
(4)相关资料表明,海拉尔市和图中省会城市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5)C地所在地形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下图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降水和气温情况,其中柱状图表示降水,曲线图表示气温,最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毫米),最右边的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读图后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B代表,C代表,D代表
四地气温曲线图中,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为_______。
(2)图中可以读出,在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集中在______季节;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
(3)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和气温时间配合特点是,这种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根据“中国沿北纬32°地势剖面图”(下图)中的地形、地势梯级代号,填写下列内容。(9分)

(1)A 高原, B 盆地,C 平原;
(2) ①山脉,②山脉,③山。
(3)C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来看,C地形区发展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