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局部)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           (   )

A.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图中四个箭头与所示板块边界受力方向不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 )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B.③④ C.①③D.②④
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为了加强三个经济地带的互补与合作,应从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①劳动密集型②资金密集型③资源密集型④技术密集型
A .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的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经济特区一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D.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表现出()
A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B由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C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D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如下图,AB为某经线圈的一部分,A、B两地全年昼夜等长;MN为某纬线圈的一部分并与AB经线圈相交于E、F两点,OE的长度等于OF的长度。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E、F两点的地方时能够成立的一个组合是

A.6:00 16:00 B.0:00 12:00
C.12:00 12:00 D.4:00 20:00

当太阳直射O点时,北京时间为13:00,判断C点的经度及此时C点的昼夜长短状况

A.165°W 昼短夜长 B.90°E 昼长夜短
C.0° 昼夜等长 D.165°W 昼长夜短

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AB为晨昏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若图示A点昼长为14小时,则北京时间为

A.0时40分
B.10时40分
C.5时40分
D.19时

若AB为昏线,图示季节甲地区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关于乙湖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陆地上海拔最低处
B.是当地重要的灌溉水源
C.由岩层断裂下陷所形成
D.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