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 )
A.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
C.“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 D.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依据包括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④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时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这段文字应出自
A.《警告青年》 | B.《阿Q正传》 |
C.《文学革命论》 |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孙中山与康有为在中国前途与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上,最大的不同在于
A.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B.实行民主共和体制 |
C.发展资本主义 | D.设议院、兴民权 |
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 B.话本和小说 |
C.汉赋和唐诗 | D.元曲和傩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