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反映了启蒙思想家   (     )

A.主张限制王权,保障议会自由 B.提倡君主立宪,倡导言论自由
C.反对教权主义,倡导信仰自由 D.宣扬权利平等,争取政治自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40年代,清华大学教授、爱国民主人士朱自清曾经说道:“胜利来的时候,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材料所说的“小康时代”是指

A.和平、民主时代 B.抗日战争胜利的时代 C.社会主义时代 D.工业化到来的时代

民国二十六年2月21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中规定:“一国之军队,必须统一编制,统一号令,方能收指臂之效,断无一国家可许主义绝不相容之军队同时并存者,故须彻底取消其所谓“红军”,以及其他假借名目之武力。”与该决议颁布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红军长征,战略转移 B.国共决裂,反蒋抗日
C.国共对峙局面基本结束 D.国共对峙,内战爆发

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并且没有能鼓舞人的思想,按照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革命只能是极权主义的。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别尔加耶夫旨在说明

A.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B.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C.社会主义思想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D.自由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在俄国没有任何社会基础

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下表为1854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赞成的议案


党派
非赢利志愿协会公司(10项)
公立学校(15项)
社会改革(监狱改革收容所改革等)
反对蓄奴制
商业公司(49项)
共和党
71%
68%
66%
82%
77%
民主党
37%
47%
41%
10%
39%


A.两党分歧日趋扩大 B.两党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C.共和党是国会多数党 D.两党对峙的格局尚未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