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未知) |
26 |
2 |
1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13g B.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是反应物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的反应, 叫化合反应 |
B.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叫分解反应 |
C.分解反应需要加热, 化合反应需要点燃 |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
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气体。在实验中,收集NO气体时应选用的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 | B.向上排空气法 |
C.向下排空气法 | 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
晓彤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为30毫升,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8毫升,则晓彤实际倒出水的体积为
A.大于12毫升 | B.等于12毫升 |
C.小于12毫升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