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寓言故事叫《西邻教子》。文中写道: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故五子皆不患衣食焉。从中可以得到的哲学启示是( )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要坚持适度原则
③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④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 A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
自强不息 |
| B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
爱好和平 |
| C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
勤劳勇敢 |
| D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
团结统一 |
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10周年之际,李克强表示,希望孔子学院坚持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和水平,加深中外文化交流,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得到传承和发扬。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因相互借鉴而逐渐趋同
③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④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
|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
|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