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主要由特定的DNA序列与蛋白质构成。当端粒酶存在时,在染色体末端才能合成端粒的DNA,以保持端粒长度,从而保持染色体结构稳定。端粒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端粒酶RNA.端粒酶相关蛋白和端粒酶逆转录酶。下图为细胞分裂时,在有、无端粒酶情况下染色体结构变化的示
意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端粒酶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端粒DNA
B.无端粒酶时端粒逐渐缩短可能导致细胞分裂次数有限
C.端粒酶的存在使细胞能长久保持分裂能力且不发生癌变
D.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延长人类寿命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口一定是GAATTC碱基序列 |
B.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
C.目的基因就是指DNA质粒 |
D.只要检测出受体含有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就一定能成功地进行表达 |
下列有关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非编码区是DNA上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
B.核基因和质基因都可以发挥遗传效应 |
C.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碱基的改变都属于基因突变 |
D.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属于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 |
利用细菌大量生产人类胰岛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适当的酶对运载体与人类胰岛素基因进行切割与黏合 |
B.用适当的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菌 |
C.通常通过检测目的基因产物来检验重组 DNA 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菌 |
D.重组 DNA 必须能在受体细菌内进行复制与转录,并合成人类胰岛素 |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碳同化是
A.将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换![]() |
|
B.光能转换为电能 | |
C.电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 | D.光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 |
下列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 |
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人才能引起免疫反应 |
C.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 |
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免疫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