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观察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下列选项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D.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形成 B.分封制逐渐瓦解 C.监察制度建立 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

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邃尔败亡……在历史,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