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研究制定工作自2008年8月启动以来,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稿。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纲要》。这体现了
①中共中央代行国家最高权力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
③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经过法律程序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工作的动力,没有动力工作难有起色。上述材料主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 B.物质决定意识 |
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 D.离开了物质,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背景材料: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有人认为,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请用哲学有关知识加以分析。
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2008年全世界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水.飓风.地震等极端天气状况比以往更为严重。据此,有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只有服从它。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以上观点的认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 |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C.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 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
地震是岩石圈受力所致。某些地震学家认为,断层两侧岩体由于受力的作用,会在两侧岩石上产生单性变形,当岩体继续受力,单性变形越来越大,会积累其变形能,断面上的摩擦力不能维持这种变形时,沿断面两侧的岩体就发生滑动,弹性变形也随之消失,变形能转变为位能,此时,就发生地震。这表明()
①运动是事物的变化和过程②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③事物的联系引起运动变化④物质有时不是运动的主体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