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HClO3 =bO2↑+cCl2↑+d HClO4 + eH2O,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HClO4的氧化性大于HClO3的氧化性 |
B.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8 mol氯酸分解转移电子数为20 NA |
C.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可能是发生:4Cl2 + I2 + 6H2O = 12H+ +8Cl-+2IO3- |
D.氯酸分解所得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确定不变的 |
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加电源的a极为正极 |
B.电解过程中,Li+向B极迁移 |
C.阳极反应式为:4OH--4e-=O2↑+H2O |
D.每生成1molLiOH,外电路转移1mol电子 |
用4种溶液进行试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
操作及现象 |
溶液 |
A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温至65℃以上,溶液变澄清 |
C6H5ONa溶液 |
B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NaSiO3溶液 |
C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Ca(ClO)2溶液 |
D |
通入S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S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
Ca(OH)2 |
将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1的稀H2SO4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分数为2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mol·L﹣1,则c1和c2的数值关系是()
A.c2=c1 | B.c2<2c1 | C.c2>2c1 | D.c2=2c1 |
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人3 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 g。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当生成的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100 mL |
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mol |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为9.6 g>m>3.6 g |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一定为2.24 L。 |
NaCl溶液中可能混有杂质NaOH、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二种,为测定溶液中混有的杂质成分,可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分别取二份等体积混合液,用盐酸的标准液 (0.10 mol/L)滴定,以酚酞或甲基橙为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且V2>V1。则NaCl溶液中混有的杂质可能为()
A.NaOH | B.Na2CO3 | C.Na2CO3、NaHCO3 | D.NaOH、Na2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