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
G0 、G1 、G2 。
(2)培养基中需加入ATP,说明 。培养基中还需加入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元素磷分别是:
条带① ,条带② 。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
(5)DNA能够准确复制原因: 。
(6)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DNA和蛋白质,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则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含有的标记元素应该是 ( )
A.31P、32P、32S | B.31P、32P、35S |
C.31P、32P、32S、35S | D.33P、32S、35S |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正常的血红蛋白基因(HbA)突变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基因(HbS)引起的。在非洲某地区,出生婴儿有4%的人是该病患者(会在成年之前死亡),有32%的人是携带者,不发病但血液中有部分红细胞是镰刀形。
(1)下图是该地区的一个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家族的系谱图。
据系谱图可知,HbS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Ⅱ-6的基因型是,已知Ⅱ-7也来自非洲同地区,那么Ⅱ-6和Ⅱ-7再生一个孩子,患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
(2)Ⅱ-6和Ⅱ-7已经怀孕,若孩子尚未出生,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诊断是否患病。若孩子已出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____,即可诊断其是否患病。
(3)下图是正常人和患者血红蛋白基因的部分片段。
该基因突变是由于正常血红蛋白基因中的________碱基对发生了________,这种变化会导致血红蛋白中1个氨基酸的变化。HbA基因突变为HbS基因后,恰好丢失了一个MstⅡ限制酶切割位点。用MstⅡ限制酶切割胎儿DNA,然后用凝胶电泳分离酶切产物片段,片段越大,在凝胶上离加样孔越近。用荧光标记的CTGACTCCT序列与分离产物杂交,荧光出现的位置可能有图所示三种结果。若出现______结果,则说明胎儿患病;若出现____结果,则说明胎儿是携带者。
下图甲、乙、丙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乙、丙中,ab段上升的原因相同,均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有丝分裂中期位于__________段,此时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在减数分裂中,处于图甲bc段的细胞中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含有同源染色体。
(3)图甲、丙中,cd段下降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乙、丙中,细胞在de段时,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的碳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________。大气中CO2的来源除图中所示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
(3)群落中4种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____________有关。
(4)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各生物种群的数量均接近_________值。若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其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
(5)人为因素导致图中_______的大量减少,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图中甲~丙表示结构,a~e表示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指___________。若乙代表胰岛A细胞,则激素①是___________,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①的合成与分泌,这种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
(2)若激素②是甲状腺激素,则a是_____________。激素②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a和b的分泌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叫做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激素②与受体结合的复合物,通过调控靶基因的_______过程而发挥效应。
(4)生物体稳态的维持除图中所示的调节方式外,还有__________调节。
金鱼是由灰色野生鲫鱼经人工选育的一种常见观赏鱼。
Ⅰ.金鱼的体色与体内黑色色素细胞、橙黄色色素细胞和淡蓝色反光组织的组合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金鱼的体色受4对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4对基因隐性纯合时,金鱼体色表现为紫色。育种人员用紫色金鱼和灰色野生鲫鱼进行的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
A组:紫色金鱼雌雄交配,后代均为紫色个体;
B组:紫色金鱼与野生鲫鱼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代均为灰色(非紫色)个体;
C组:用B组中的F1与紫色金鱼杂交,统计后代中灰色(非紫色)个体为2867个,紫色个体为189个,比例约为15∶1。
(1)B组实验结果说明是显性性状。
(2)B组实验所得F1自交,后代为紫色金鱼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3)若C组的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说明这4对基因位于_________。
Ⅱ.一条雌性金鱼的眼型表现为异型眼(甲),甲与双亲及周围其他个体的眼型都不同。让甲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个体,统计发现F1表现型及比例为异型眼雌∶异型眼雄∶正常眼雌∶正常眼雄=1∶1∶1∶1。
(4)若该眼型由核内显性基因E控制,则该变异来源最可能是。
(5)甲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结果说明异型眼金鱼为(纯合子/杂合子),但无法确定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6)请利用甲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得到的后代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该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